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eEQxLY
2021年5月12日 星期三
每個人面對情緒的狀態不同!從關係依附理論,看你是哪一種? https://ift.tt/3eEQxLY 方言文化 我們的神經系統會依照我們從小與人的互動,分別在面對安全、危險以及威脅時,而執行不同的反應。其中大致可分為「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迴避型依附」、「混亂型依附」,看看本文清楚的圖片分類,你屬於哪一種? 當我們和自己的情緒脫節時,也會和其他人脫節。沒有人想要不受保護的感覺,也不想要感受到自己試圖去抑制的脆弱,結果卻掉入了另一個極端。 我們會盡量試著比任何人都還強大,堅持自己永遠是對的,並不斷和世界對抗。不過,我們拒絕感受的那個脆弱,在和別人溝通時其實是不可或缺的,而嘗試去消除它,會讓我們變得不敏感。 但是,在一些人身上也許會出現完全相反的狀態,變得極度敏感。隱藏起來的情緒就像一個還沒癒合,卻也還沒揭開的傷口,只要些微的摩擦就會無比疼痛。我們可能會變得煩躁,讓別人的拒絕大大影響自己,致使我們到處樹敵。 無論是這兩種情況中的哪一種,都永遠看不到別人心裡的想法,我們的同理心和理解他人心理的能力,將深深地受到干擾。 有些人則是有相反的問題,會過度同情他人,一旦有人感受到什麼,他們也會感同身受。這樣的人,會被他人的情緒所感染,而這有時會使他們承受不了。 這時要做的訓練則恰巧相反,必須建立自我觀點,並和感受保持距離。 圖片|Photo by KaLisa Veer on Unsplash (推薦閱讀:「允許悲傷,才是療癒的開始」憂鬱心理學:面對真實情緒,別被正能量給騙了!) 讓我們暫時回到臉部表情,以及它在情緒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由於人類是社交型動物,彼此交流是調節自身情緒的一種方式。 北卡羅萊那州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史蒂芬.波吉斯(Stephen Porges)為此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理論,他稱之為多層迷走神經理論。他認為,人類在遇到令自己不安的事物時,會直覺性地找能給自己安全感,並使自己平靜的社交團體,使我們的系統在這裡能夠得到放鬆。 當無法這樣做,或情況更危急時,我們則會啟動戰鬥模式或逃跑模式。若是孩童的話,則會用哭泣吸引人注意。 當遇到嚴重威脅、無法逃脫又無法向誰求助時,我們的系統便會崩潰。這時系統不會被啟動,而是會被關閉。所有的反應都會透過自律神經系統進行,該系統遍及全身,且分為兩個部位:交感神經(和身體的活動有關)和副交感神經(和身體的休眠有關)。從第一二三頁圖表 3,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神經系統在面對安全、危險以及威脅時的反應。 圖片|方言文化 提供 (同場加映:《82年生的金智英》:媽媽,我為我的處境憤怒,但為你的曾經哭泣) 或許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曾有過沒有安全感的經驗,以至於神經系統總是不斷發出警報甚至癱瘓。因此,我們會一直處於防備狀態,或者在挫敗中退縮自己、遠離他人。 在第一課開頭描述的案例中,伊凡就是生活在戒備中的最佳範例。他容易發怒,而且直覺反應就是要打架(戰鬥)。潘多拉也有著類似的行為模式,但她是會變得難過,防衛反應是避開促發它的因素(逃跑)。索利達則是反應會變得低落,每發生一件事情,她的挫折感就會越重(關閉)。 當然,最理想的狀態即是達到平衡,無論是具備自我調節的內部能力,還是在需要的時候向他人尋求支持、安慰和幫助,或能夠一起享受愉快的事情。但這個平衡會受到許多情況的干擾,而能否恢復它則相當重要。 有些人極度自給自足,他們從不透過尋求他人協助來調節自己,也從不訴說自己的問題,更不會要求和接受幫忙。對這樣的人而言,接受安慰是一種示弱,甚至可能是危險的。他們對於情緒的理論是「自己的事自己解決」、「必須無條件堅強」或「我不需要任何人」。或許是因為不愉快的成長背景,塑造了這樣的反應;又或許他們在人際關係中,曾經有過不好的經驗。 但和他們所想的恰恰相反,並不是自己不需要其他人,而是他們將這種,和別人連結與接受別人鼓勵的需求埋得太深,以至於根本沒有意識到其存在。 圖片|Photo by Thomas Mowe on Unsplash 另一方面,有些人則非常依賴他人,認為一定要透過他人才能讓自己平靜,自己無法做到。通常,他們會覺得自己沒有決定事情的能力,在遇到衝突時,他們會讓別人去處理,或者聽從別人的意見。這些人看世界的方式和上一組人大不相同,他們會認為「沒有你我什麼都不是」、「我需要被保護」或「沒人愛我」。 對世界的信念,並不代表自己真正的能力。他們其實擁有比想像中還要多的自我調節方法,只是不曾使用而已,因為他們總在等待別人的幫忙。 依賴他人的人也會認為「我很敏感」(這對他們來說,意味著無法做任何事來調節外界對自己的影響),或「我人很好」(我為別人付出一切,只是他們不承認,藉此來感受自以為的他人關愛)。 這組人的問題在於,若是沒有一個良好的內在調節方式,外在調節對他們來說便沒有效用;而且因總是依賴他人,當對方沒有給予符合自己期待的回應時,他們也沒有一個可以使用,並且可求助的備用系統。 最後,這些人通常都會因為沒有得到自己所想要的,而有所不滿;越來越拚命的索求協助、支持或關愛,最終會將自己所珍視的人際關係,一段一段地摧毀,直到變成孤身一人。 沒有人能夠給予我們所需要的一切,或我們曾經缺乏的一切,如果連自己都完全不給予自己,那還有誰能幫助你呢? (你會喜歡:安全依附戀人不一定很「安全」?致焦慮依附的你:成熟需要的是歷練而非安全感) 四種依附狀態,你是哪一種? 這兩組人都和情緒脫節了嗎?是的。在自給自足的情況(迴避型依附)當中,由於他們堅信沒有人能夠理解自己,便將情緒和需求消除。 案例中的貝爾納多就是這類型依附的一個例子,他無法察覺自己的情緒,且在和他人的關係當中也是如此。他缺乏理解情緒的方式,而且在成長過程當中也沒有學過。發生問題時可以向他人尋求協助,這可能是他最後才會想到的方式。此外,馬提亞爾在這個方面也有著類似的行為模式。 過度依賴他人的人(焦慮型依附)看起來可能很情緒化,會被認為沒有察覺自身情緒的問題,但他們確實無法察覺某些情緒。這類人無法接受孤獨和被拋棄的感受,因為他們總是從他人的角度觀看自己。他們會釋出一些情緒來尋求他人的支持,同時隱藏一些自己認為不會被接受的情緒。 這是潘多拉的問題之一,她會希望他人理解自己或讓自己平靜,這恰巧都是她不會對自己做的事。他人提供的情緒調節幫助,如果沒能同樣用來調節自己,便是沒有效的。 在這兩組人之外,還有一組人希望在自我調節,以及透過人際關係調節之間保持平衡(安全型依附);而另一組人,他們則是在病態式的自給自足,以及情感依賴中間徘徊(混亂型依附),不會只符合單一模式。由第一二七頁圖表 4,我們可以看到這四種依附狀態彼此間的關係。 圖片|方言文化 提供 無論大腦如何運轉,我們若不經由自身情緒,就無法獲得理解他人的關鍵。 你可能會誤判情勢,或者覺得沒人能理解自己。即使告訴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但人體中一部分的調節,就是需要透過和他人的關係才能完成。當自己和別人隔絕,也就阻絕了在我們自我調節能力不堪負荷時,遲早會需要的一項重要資源。 然而,也不能將自我情緒調節的主控權完全交由他人。你必須為改善自己的系統負責,學會用不同的方式聯繫自身情緒也聯繫他人。 本文摘自安娜貝爾.岡薩雷茲的《壞情緒,變好事 的 5 堂正向心理課:每天心情不打結,與自己和解的療癒練習》。由方言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壞情緒,變好事 的 5 堂正向心理課:每天心情不打結,與自己和解的療癒練習》 May 12, 2021 at 02: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