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vR24xW
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從前任學到的功課:用公開宣示來綑綁關係,最終將掐死了愛 https://ift.tt/3vR24xW 李品毅 Lee Ping-Yi 我們希望一段親密關係能沒有不確定性,因此將對方捆綁得死死的,這樣消除了孤獨感,但同時也掐死了愛情。 當一段關係的結束,人們往往快速做的事情是將前任的資訊盡我們所能的抹除,社交平台上的照片、打卡不是隱藏不公開,就是消滅刪除。 而最棘手的就是烙印在彼此身上的刺青,或帶著彼此的名稱、代號、生日,或是共有的回憶。分手後,那些曾經作為宣示關係獨特的圖騰,如今都成了刺眼的印記,不斷挑起不願回首的記憶們。 而部分的人群喜歡在彼此身上刺上彼此的象徵,是因為刺青近乎永久性的特質,烙印在彼此身上的圖騰是難以抹去的。刺青永留存,象徵著對彼此關係長久的期盼,若能輕易反悔抹除,那樣的關係又有什麼好擁有的呢?這是刺青乘載關係的意義如此熱門的主因之一。 圖片|Photo by Anthony Tran on Unsplash (推薦閱讀:「想提醒自己,我是值得被愛的」22 個選擇刺青的故事) 一段關係,結束是必然要面對的議題 然而,一段關係既然建立了,便有解除結束的一天,不論是關係中愛的死亡,或是有一方的死亡。用公開宣示來捆綁關係,只會加速關係中愛的消亡,因為綑綁將讓關係邁入僵化的困境。 美籍德裔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在其著作〈逃避自由〉中闡述到了這種公開宣示來捆綁關係為什麼如此常見: 「共生(symbiosis)在心理學意義上,指一個個人自我與另一個自我合為一體(或自身之外的任何一個其他權力),雙方都失去自我的完整性,完全相互依靠。使別人成為自我的一部分,擴大自我,並獲得獨立的自我所缺乏的力量。促使自我與他人進人共生關係的動力總是個人自我無法忍受孤獨。」 現代,親密關係之所以脆弱不堪,是因為我們把它視為我們脫離孤單痛苦的浮木,期望在親密關係中找到生命中的確定性,公開宣示的捆綁成了一種常見手段。 人們對伴侶的期望,來到了歷史的高點。過去對伴侶的期望只是扮演好單一角色即可,可能是扮演好丈夫妻子的角色,在相對簡單的人生舞台上飾演一個角色就好。 然而,現在資訊爆炸的洪流中夾帶了各種對完美伴侶的描述,堅定的家人、靈魂的伴侶、生命的知音,在複雜的人生舞台上,被期待的任務逐漸多元又繁重。 離開了傳統大家庭的束縛後,人們更加孤獨了(雖然得到了自由),因此親密關係成了唯一可以依賴的安全感來源。而人們痛恨這樣安全感的消失,因此就用盡各種方式要阻止關係的結束。 (你會喜歡:「婚姻不是獲得安全感的方式」李冰冰揮別姐弟戀:一段好的愛情,應從獨立開始) 關係中的確定性消除了孤獨感,但同時也掐死了愛情 現代比利時兩性情感作家埃絲特・佩瑞爾 Esther Perel 在其著作〈親密陷阱〉中談到: 「雖然愛情減輕了我們的孤獨感,但也加劇了我們對愛人的依賴。它本質上是脆弱的。我們傾向於通過加強控制來減輕焦慮,當我們縮小彼此之間的距離、把確定性最大化、讓威脅最小化並遏制未知時,我們會感到更安全。然而,有些人過度抵御愛情的不確定性,結果讓愛情變得單調乏味。」 當人們傾力鞏固確定性時,同時也在關係周邊樹立了無盡的柵欄,使關係成了牢籠。在社群平台上曬恩愛、在彼此的身體上烙下圖騰去證明彼此對關係的恆常承諾,這都可能是一種隱形的控制,試圖抑制面對不確定性的不安。 圖片|Photo by freestocks on Unsplash 想起多年前的一段戀情,我和當時的伴侶總是在一陣激烈爭執後,更換臉書的個人的檔案照成為兩個人的親密合影,並在註解處書寫著彼此對彼此的珍惜,彷彿想藉此向世界宣示彼此的關係依然不渝。 然而,這樣只是在藉由曬恩愛來自我暗示彼此的關係依然在十分堅固的狀態中,試圖抑制可能結束關係的可能性。最終,這樣的宣示並沒有增加我們的親密,也沒有減少彼此執著帶來的關係困境,增加的只有彼此無法正視關係真正狀態的程度。 過不久,關係中的愛在台面下消亡了,關係也默默結束了。而那些曬恩愛的合照,也在關係結束後立刻沒入公眾的視野中。現在回頭看,依然倍感欷歔呀!愛在私下控制中、公開扮演中,將快速消亡。 (同場加映:曬恩愛會讓關係更好?心理學研究:是真的!) 關係中的放手與擁抱不確定性,將使愛情在關係中繁花盛開 在親密關係結束後試圖煙滅相愛過的痕跡,這些都是很表面的行為,為了眼不見為淨,始終都無法觸及核心的議題——試圖把關係綑綁於永恆,將扼殺愛情。我們是否從關係的結束中學到什麼?是否理解愛在親密關係中如何自然增長? 這樣深刻的學習是困難的,因為人們是如此渴望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中恆常不變。緊抓不放,可能源自於我們兒時的陰影,我們害怕失去、被拋棄,便也下意識在關係中緊抓不放,以為愛會像是油門,越是拉緊,越是傳輸更多。 然而,愛可能更像是流水,雙手緊握時,水流失了,張開雙手時,水卻開始在掌心流淌。 而一段穩定長期的關係,若是能存在,那也是在彼此都有意願擁抱不確定性,跟著世界持續的變化性中不斷變化成長。我們隨時都在變化著,就如同我們不斷置換的細胞一樣,我們的伴侶也是如此。當我們用總是一成不變,甚至捆綁的模式去經營關係時,跟不上變化的束縛,將反而加大對方與自己的心理距離。 我們無法擁有伴侶,恆常不變的渴望將成為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這個世界不變的真理便是持續的變化。願我們可以更有覺知的去愛,去療傷,在親密關係中可以越走越擁抱不確定性,使關係花園中的繁花恣肆盛開。 你在過去的親密關係中,意識到了多少自己的課題呢? 情緒總是大起大落,難以保持自身穩定?女人迷線上能量工作坊,手把手帶你透過實用方法論,陪你釐清情緒背後的需求,找到適合自己補充能量的方式。活動資訊請點我。 我是個熱愛常青哲學、整合心理學、靈性學的自由撰稿人,目前為四處流浪、探索世界與自我的遊牧民族。若你對我的文字感到共鳴,也對深入與我互動感興趣(我會舉辦電影討論會、讀書會、內在工作坊),歡迎一同探討人生意義、內在議題、自我成長!我的臉書;我的Meetup活動主頁 June 03, 2021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